C114訊 12月4日消息 F5G Advanced(簡稱F5G-A)作為固定網絡技術標準發(fā)展的重要里程碑,對固網產業(yè)具有深遠意義。產業(yè)組織、運營商、設備商,行業(yè)企業(yè)正在共同探索F5G Advanced的發(fā)展方向。
近日,在ETSI(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)和CCSA(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)聯合會議期間,C114邀請到ETSI ISG F5G副主席Marcus Brunner博士,圍繞F5G Advanced 的多元驅動、關鍵技術的成熟度與全球進展,以及AI與F5G-A的深度融合等話題展開交流。
以下為采訪要點整理
C114:關于F5G- A的業(yè)務場景,當前階段有哪些主要驅動力或重點方向?
Marcus Brunner:謝謝您的提問,也非常感謝這次會議的組織者。我們很高興能來到中國,參加這次非常成功的會議。
首先,我想請問大家:你們對下一代固網技術的期望是什么?作為運營商、家庭用戶、企業(yè)用戶,你們的期望是什么?你們想通過它實現什么?
不同的利益相關方有不同的需求:企業(yè)有自己的需求,垂直行業(yè)有不同的要求,而電信運營商也有不同的需求。因此,很難明確指出某一個具體的業(yè)務或應用是重點方向。
在F5G-A中,我們廣泛研究各種應用和業(yè)務場景,包括全息影像、虛擬現實、企業(yè)上云,以及包含大量攝像頭的高端工業(yè)應用等。這些不同類型的應用需求各異,我們正在努力將它們融合到F5G-A的架構與網絡中。
C114:F5G-A涉及哪些關鍵技術?這些技術目前的成熟度如何?全球范圍內的商用部署情況怎樣?哪些地區(qū)相對領先?
Marcus Brunner:從技術角度來說,可以從網絡末端開始講起,關鍵技術包括Wi-Fi 7、FTTR(光纖到房間)、50G PON和fgOTN(fine grain OTN,細顆粒光傳送網),我們有基于全光纖和全光波長的網絡,端到端入云400G/800G等。這些都是基礎技術。
除此之外,我們還需要考慮很多其他周邊技術。例如:人工智能在網絡運營中至關重要,同時我們需要低時延技術來滿足某些應用的特殊需求。所有這些技術都可以融合到F5G-A網絡中。
從技術成熟度來看,這些技術已經發(fā)展得基本成熟,但部署規(guī)模目前還比較小。不過,隨著時間推移,規(guī)模將逐步擴大。我提到的這些技術已經標準化,可以隨時投入應用。當然,每個從事網絡部署的人都知道,大規(guī)模部署會遇到一些挑戰(zhàn)。
盡管如此,第一批公司已經開始商用這些技術,我們對新技術也進行了大量的概念驗證。在商業(yè)部署方面,一些運營商甚至開始將F5G Advanced或F5G-A作為營銷術語,基于這些新技術為客戶提供服務。
從全球范圍來看,從F5G升級到F5G-A是一個普遍趨勢,中國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領先,中國的公司和生態(tài)系統在定義和標準化這些技術方面發(fā)揮了非常大的作用。
C114:當前最熱門的技術無疑是人工智能,AI正在逐步賦能到各行各業(yè),應用場景也變得越來越智能化。您認為這對固網技術的演進有何影響?F5G-A又為AI的發(fā)展做了哪些準備?
Marcus Brunner:F5G-A技術實際上是各種人工智能應用的基礎設施。如果無法連接到人工智能,一切都無從談起;如果人工智能的使用體驗得不到保障,也很難實現其價值。
F5G-A提供了可靠的網絡基礎,確保AI應用可以無縫連接。同時,我們也利用AI來改善網絡性能,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、更高質量的服務。通過AI優(yōu)化網絡運行,可以確保網絡的穩(wěn)定性和高效性,這對用戶和服務提供商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。